同流合污的成语故事

拼音tóng liú hé wū
基本解释思想、言行与恶劣的风气、污浊的世道相合。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。流:流俗。
出处战国 邹 孟轲《孟子 尽心下》: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。”
同流合污的典故
战国时期,孟子同他的学生万章谈起孔子十分厌恶“乡愿”,万章不明白乡愿是什么人。孟子说乡愿是乡里那些八面玲珑、惯于奉承讨好别人的老好人,也就是“好好先生”,他们“同乎流俗,合乎污世”,骨子里很坏,让人厌恶。
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
※ 与(同流合污)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:
成语 | 历史出处 |
---|---|
随行就市 | |
胡作非为 | 清 李汝珍《镜花缘》:“或诬好吃懒做,或诬胡作非为。” |
风流人物 | 宋 苏轼《念奴娇 赤壁怀古》词:“大江东去,浪淘尽,千古风流人物。” |
灯蛾扑火 | 明 施耐庵《水浒传》第27回:“这贼配军却不是作死,倒来戏弄老娘!正是灯蛾扑火,惹焰烧身。” |
假公济私 | 元 无名氏《陈州粜米》第一折:“他假公济私,我怎肯和他干罢了也呵!” |
乌合之众 | 管仲《管子》:“乌合之众,初虽有欢,后必相吐,虽善不亲也。” |
辞简意足 | 元·白珽《湛园静语·叶水心》:“如此数卷,辞简意足,一坐骇然。” |
故步不离 | 清·张履祥《与陈乾初书》:“学者凡事执一时之偶见,信一己之偏私,沾沾自得,吝不肯舍者,率因无所进步,是以故步不离耳。” |
擦肩而过 | 清·李宝嘉《官场现形记》第32回:“后来彼此又擦肩而过。” |
唯物主义 | 毛泽东《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的讲话》:“没有同这些反面的东西作过斗争,你那个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是不巩固的。” |